莫让儿童抽动症误了孩子终身

发布时间:2018-11-25 16:00:52 来源:【中华秘方网】

  孩子无故眨眼、缩脖、皱嘴角?当心患了儿童抽动症!沈阳沈医的专家介绍,近年深圳孩子患发抽动症的比例逐年上升,很多患儿因误诊或其他原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甚至使抽动症这一在少儿时患发的病症伴随着患儿的成长而进入成年时期,从而影响到人的一生幸福。据介绍,中医药加针灸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有效方法。

  病因及诱因 遗传、心理刺激

  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偶尔发现,自己班上一名平时举止很庄重的女生,近一段时间来突然变得爱无缘无故眨眼睛、缩脖子、抽皱嘴角。起先老师以为这个孩子可能是患了感冒、鼻炎或什么病使得身体哪里不舒服才这样,所以当时并没在意,没想到一周后,这个孩子无故眨眼、缩脖、抽皱嘴角的频率越来越高,老师问她哪里不舒服她也说不出,这才让老师变得警觉并为此与该生家长沟通。“我也是最近一周才刚刚注意到孩子的这个问题”,该生的母亲表示,由于自己工作忙、家庭又新近遭变故,以至于忽略了孩子的这个小变化。在老师的提议下,该生家长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位同学是患了儿童抽动症。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主任介绍:抽动症也叫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其抽动多表现为一种反复以同一方式出现的突然的、不自主的、快速的动作或发声,一般在18岁以前发病。“因大多数病人对他们的症状是有控制力的,因此有时有的患者能控制自己几秒钟或数小时不出现明显抽动,但最终还是会显露和爆发出来。”

  主任认为,医学界虽对抽动症有过多年的研究,但至今未能揭示出明确的发病原因,而这也正是造成抽动症难治的主要原因。但一般来说,医学上比较认同该症具有一定遗传性,而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曾有研究表示抽动症患儿存在轻微脑功能障碍,但近年发现存在此体征的患儿仅为少数。

  孩子咳嗽总不好可能抽动症作祟

  9岁的亮亮最近支气管哮喘又发作了。经过几天的用药,他的喘息是止住了,但却经常出现单声咳嗽,就像清嗓子一样,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仍然不好。家长带着他到医院一检查,得知孩子患的不是咽炎,而是抽动症。

  沈阳沈医的主任医师介绍说,最近她在门诊连续接诊了好几例这样的患儿,其表现都是咳嗽不太明显,使用了一些消炎药后无法得到缓解,最终确诊是患上了抽动症。医生说,这与遗传、家庭因素有关,尤其是高过敏体质的孩子易发。

  据介绍,抽动症是儿童较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亮亮属于发声性抽动,主要是由于人体构音肌、胸扩肌、腹肌及口咽部肌肉发生抽动时,造成一组肌肉或一个肌群突然收缩导致的发音异常。此类患儿多表现为清嗓子、说话停顿、口吃、结巴、干咳、嗓中发出咕噜等鸟鸣音等。由于发声性抽动多表现为喉部症状,在门诊中常常被误诊为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抽动症的病因可能是躯体疾病、心理障碍、遗传及环境等综合因素所导致,而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部不适、鼻炎引起鼻痒、沙眼引起眼睛不适感等躯体的疾病,如果长期不愈也可成为抽动症的诱因。

  沈阳沈医的主任医师表示,儿童抽动症通常采取综合性治疗方式,包括药物、行为疗法、心理疗法等,需要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患儿按医嘱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另外,抽动症的治疗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可以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如引导孩子参与其感兴趣的游戏,切不可责骂孩子的不自主行为,以免孩子因自卑而产生心理暗示,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c

医生在线解答

杨炳如

专长熟练掌失眠、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

立即免费咨询

张淞

擅长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神经内科疾病...

立即免费咨询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