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也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一、抑郁症的分类
1.内源性抑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2.反应性抑郁症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3.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4.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这类抑郁症,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5.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
6.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抑郁症。
7.产后抑郁症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女婴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时)、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点击查看源网页
二、造成抑郁症的常见原因
1.心理-社会因素
近年来心理-社会因素在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越强烈,越持久,其致病作用也越大。机体对重大生活事件十分敏感,生理和心理都可处于紧张状态,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的情况,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这种紧张反应过分强烈或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病理征象。在症状持续,久治不愈的抑郁中,慢性长期不良处境作用尤为明显。
2.遗传因素
很早就有人研究此病的遗传素质的问题,由于临床遗传性研究的方法很多,由远至今所得成果颇多,但各种方法的效能值得商讨。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3.生化因素
这些结果来自动物药理学试验,很多是根据急性试验研究,与人体和慢性用药情况不尽相同,此外也有在研究样本与方法学等方面的差异。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涉及NE和5-HT;②受体假说和其他神经递质: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中注意了图触后受体敏感性改变,认为抑郁症是脑中NE/5-HT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之故;③第二信使平衡假说:正常情况下,NE由cAMP第二信使传递信息,Ach由PI系统传递,双方平衡保持正常。cAMP系统功能减退导之抑郁,反之导致早躁狂。
4.神经内分泌研究
很多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库欣病等可伴有情感性症状。
5.电生理学研究
抑郁症脑电图有以下改变:总睡眠时间减沙觉醒次数增多,眼快动睡眠潜伏期缩短,慢波睡眠第一期增加,三、四期减少。
6.生物节律变化
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碍很多生理功能指标如体温、睡眠、皮质醇等内分泌有生物昼夜节律变化,主要表现为相位偏移,大多为相位前移,即生理节律的峰值时间提前,抑郁症病人眼快动睡眠潜伏期缩短(即前移),有人认为可视为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具有论断意义。